半年近20起假机油案件涉案金额近30亿电子商务平台汽配城几乎沦陷

发布时间: 2024-06-11 15:19:25 文章出处:油品助剂

  犹记得去年的“315打假”,《汽车服务世界》盘点了后市场假机油乱象,引发行业热议;而前年315前夜公布的“22亿特大假机油案件”更是轰动全行业。

  今年也不例外。《汽车服务世界》发现,伴随着社交软件、短视频平台的火热,如今的机油打假,难度貌似更高了。

  与此同时,近期在车主圈热议的“本田紫桶事件”也让很多人意识到:所谓正规渠道,4S店的假机油泛滥程度,也远高于大家认知。

  自去年6月份以来,网络渠道所报道的假机油事件,不完全统计也有23起,比2021年全年加起来的数量都多。其中,2021年8月-2022年1月,这半年里所报道的案件就有近20起,涉案金额近30个亿。

  除了案件数量翻倍,2021年下半年以来的案件,涉案金额更高、涉案人员数量也更多。仅去年12月份,北京警方打掉的5个非法收集、运输、储存、倒卖废机油对环境造成污染团伙,就刑事拘留了65人。

  此外,早前汽车服务世界观感上认为:虽然依旧是“打不完的假机油”,但“监督管理法规日益完善”的当下,机油造假的猖獗程度应该会小不少。

  去年9月,广西来宾“22亿特大假机油案件”正式宣判,该案开庭时,引得115万余人线上围观…这起案件,无论是告破还是庭审时的全网直播,都彰显了国家对于“机油造假”的打击决心和力度,对造假商的警示作用也是巨大的。

  当下,假机油的制假售假动作愈加隐蔽。伴随着微信等社交软件的普及,以及抖音等短视频带货模式的兴起,假机油的销售经营渠道又多了。

  先前,警方曾抓获过一位嫌疑犯,其称:“只利用互联网接触客户,客户要什么产品就贴什么牌。网上一有订单后就灌装出成品,然后利用物流进行发货。”

  而今,这个网络所指的细分渠道更多了:除了淘宝、京东等传统电子商务平台之外,拼多多、闲鱼等新型电商交易买卖平台上的假机油交易也非常猖狂,此外微信、QQ等社交软件也被用于交易,而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的兴起,也使得“假机油”的销售面更广了。

  但通过以上描述的案件显而易见,淘宝等传统电子商务平台,核心会进行面积更广、金额更大的假机油交易,目前查处的大案也都核心通过“淘宝商铺”进行销售。

  去年梅州梅县警方一举打掉一个涉案价值250万元的制售假冒知名品牌机油团伙,他们销售假机油的方式则是通过微信、QQ、发名片等方式推广。

  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上,有着“专家身份标签”的网红,一旦带货,危害的人群更多。

  今年2月,抖音粉丝近200万的抖音网红“*工聊车”所卖的“KOOGEL”机油,被证实为假机油。

  据打假人证实:KOOGEL是一家生产卡车车厢的公司,从未出过机油,且这个品牌早已倒闭。

  销售假机油的事情曝光后,*工聊车紧急下架了该机油,抖音上重新上架了“PINHU”机油。但违法已成事实,受骗的网友可以凭机油桶向*工“假一赔十”。

  事件曝出后,粉丝大为震惊:“假的说假的”、“原来你是假的”、“防来防去没防住你”……即便是最近的视频,底部仍有不少网友呼吁其出来解释“知假售假”的事情。

  粉丝有如此反应,是因为在曝出“销售假机油”之前,*工还在自己的视频中多次聊到“假机油”现象,强调国内的假机油防不胜防,并教大家什么样的机油保真度最高。

  虽然电子商务平台是假机油销售的主要渠道,但汽配城这种传统的销售经营渠道依旧活跃。

  2021年至今的假机油案件里,有不少起是在线下完成的“销售-报价-取货”交易,金额虽然不大,但是花式不少。

  具体来看,线下销售人员会“上门卖货”、购买方通过“微信报价”,然后供货者送货上门,成交金额一般不大,但因为一次性出货量不大、频次较低、金额小等原因,很难被发现。

  去年4月,因壳牌、美孚等大牌机油公司向市场监管所举报,华南城五号交易广场有些商铺涉嫌侵权。河南新郑打假某市场销售假机油,打假场面令人震惊,当时打假的政府人员表示:检查一户,其他瞬间全关了。

  有行业人士走访了广东的汽车后市场,发现销售机油的经销商和门店中,有7成卖得的假冒机油。该人士近年走访过河南郑州汽配大世界,沦陷情况跟广东差不多,也是重灾区。

  与线上核心以“商铺”销售假机油的方法不一样,在线下,销售假机油的人会给自己伪造一个身份,然后通过关系网销售,甚至进行上门推销。

  2021年9月,平安湖州破获一起假机油案件,有人冒充国企员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机油,仅仅5个月时间,犯案团伙以非法牟利为目的,多次从河南郑州、河北沧州等地购买假冒注册商标的多家知名品牌机油和润滑油,冒充国企人员销售至浙江、湖南、湖北等地,销售额达200余万元。

  这种方式传统,但因为“真人出镜”且有“身份背书”,所以更容易获得门店信任。

  2021年6月,宁波某区市监局执法检查6家汽修厂,3家卖嘉实多、壳牌、美孚等知名大品牌假油。而他们手上这些假机油来源于上门推销的供货者,当事人通过微信与供货者商议价格约定采购数量再由供货者送货上门,销售价格比正品润滑油普遍便宜50元至100元。

  不过,有行业的人说:市场上造假最厉害的最谁,是主机厂。他们的机油全是贴牌的,然后用原厂专用机走江湖,赚取最大利润。

  不过一般的情况下,汽车厂家大多找靠谱的品牌机油或工厂,所以4S店的机油总体而言品控过关。

  近期,广汽被曝出“本田贴牌机油”有假机油混杂其中,且比例非常高。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本田紫桶不止一次翻车。

  事情发生在去年11月底,汽车之家论坛某知名楼主发了一篇测评帖,检测出本田紫桶机油的理化指标不合格;之后,又有人检测了多家渠道的本田紫桶,发现这些渠道的机油大多数都不合格。

  伴随着事件的发酵,有人扒出这次事件背后的涉及到的代理商竟然是国内知名的大代理商,旗下代理了十几个机油品牌,同时为近30家4S店供货。

  事件发生后,某东紧急下架了所有本田机油,但关于这次的假机油风波,本田方面并没有做更多回应。

  这件事对于本田乃至主机厂体系的影响并不小。而且说明一点:即便是正规渠道,包括官方旗舰店、厂家自营、4S店专供、知名代理商等,这些渠道的假机油比例也不可忽视。

  2021年9月,有网友曝光自己的长城车在 4S店全程保养,5万公里开始加速无力,7万公里开始更为严重,打开发动机后,发现缸体内布满了油泥,很明显是使用了假机油,他反馈给4S店和厂家要求赔偿,厂家拒绝,经过协商后,4S店表示会免费修好。

  汽车服务世界曾爆出过“高仿机油”的新闻,厂商竟称市面上80%的机油都是假货。

  除了假机油销售猖獗,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汽配城、抖音等渠道交易这些特点以外,围绕假机油本身,也呈现了一些特质。

  第一,品类上,以美嘉壳为主,国际大品牌机油的造假比例极高,国产机油相对而言好很多。

  有老板说:“我自己开的修理店,都不用美孚壳牌”;就连一些车主也说:“不要换美嘉壳,假货太多”。

  机油造假的最终的原因是违法成本太低,利益诱惑太大,现在机油造假的趋势由原来油假包装也假逐步转变为油真包装假。(油真,不是说油的品控好,品牌也是假的)

  一位门店老板说,现在的假机油能做到几乎毫无破绽,需要送到专业检验测试机构检测,才能分辨真假。

  如今,慢慢的变多的假机油在外观上与真机油差别很小,有些冒牌货的品质也能够达到其仿冒产同等品质,车主更换后不可能会出现大的事故,只是相对效果差一点。

  但由于假机油没有严谨的配方和技术,绝大部分假机油使用的原油、化学添加剂的含量、成分没办法做到统一标准,所以质量层次不齐,跟真机油也不一样。

  2020年6月,上海普陀查处了一起机油造假案。该案中,不仅假机油与真机油在颜色、气味、浓稠度上几乎别无二致。犯罪团伙甚至提前自建虚假“验证网站”,将虚假“防伪验证码”贴在假冒机油外包装上,并且制假技术一直在升级。第二代假冒防伪二维码可直接链接官方正品网站,让我们消费者难辨真假。

  总体来说,假机油背后仍旧是利益分配问题,且这种乱象,短期内难以有效整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