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底,银川市将迎来国家节水型城市第4次复查。11月15日,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牵头,联合银川市市政管理局、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组成验收小组,采取听汇报和实地观摩方式对银川市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进行复查和验收,为国家节水型城市复查奠定基础。
验收一组首先来到自治区人民检察院。“作为自治区级节水型公共机构,我们把节水融入日常工作中。”自治区检察院有关负责的人介绍。在该院办公楼9楼净水设备室内,记者看到4台大型净水设备正在运转,从10楼高位水箱储备的自来水流到9楼净水设备,经过净化后可以直接饮用,不能饮用的尾水流到两个白色塑料桶内,用作办公楼保洁、冲厕以及绿化,该院机关食堂洗菜水也被回收用来浇草坪。从2018年开始,该院办公用水量从6680吨降到2022年底5180吨,累计节约用水1900吨。今年7月,该院为过去老办公楼加装空调,空调冷凝水再次收集起来用于楼栋保洁使用。
截至目前,银川市94家公共机构荣获“区级节水型公共机构”称号,110家公共机构荣获“市级节水型公共机构”称号,节水型单位覆盖率为14.23%。建成区内87家社区(小区)荣获“市级节水型社区(小区)”称号,节水型居民小区覆盖率19.09%。
“这里是下凹式草坪,辖区近两年新建学校都按‘海绵设施’模式打造的。”金凤区住建局有关责任人说。今年,银川市阅海第五小学和银川市第四十二中学被纳入银川市“水弹性城市”建设示范工程。在新建的阅海五小的校园内,学校草坪是“清一色”的下凹式设计,每栋教学楼或行政楼都附带一根独立雨水管道,一旦下雨,雨水沿着管道流到下埋式管道流入草坪浇灌草坪。该校区透水砖的铺装率达到36.5%,下凹式绿地率达到23.57%。
随着“海绵”城市理念的贯彻深入,银川市“海绵”城市建设顶层设计基本完成,项目管控机制一直在优化,“海绵”建设理念得到一定效果推广,建成了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海绵”典范项目。相关统计显示,银川市2022年城市建成区总面积为196.05平方公里,建成区内具有渗透能力的地表(含水域)面积为94.4159平方公里,城市可渗透地面面积比例为48.16%。
在哈纳斯东部热电厂,据公司制作副总介绍,去年企业建成后,投入专业设备,企业的全厂绿化、循环冷却用水、消防用水、锅炉制除盐水全部使用再生水。通过系列节水措施,企业再生水使用量从180多万吨,降到140万吨,再生水成为企业正常运作的生命线。目前,银川市第一、第二再生水厂已有序运行。银川市再生水利用研发企业与各绿化管养单位、西夏热电厂、东部热电厂等工业公司以及中房玺悦湾、绿地21城等社区物业签订了《再生水供水协议》,2022年全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45.07%。再生水将成为银川市“第二水源”。
银川市自2007年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授予国家节水型城市以来,于2011年、2015年、2019年3次顺利通过国家节水型城市复查,使全市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张艳丽文/图)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新闻热线传真 合作洽谈
上一篇:资讯中心